鄂托克前旗审计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在项目审计中重点关注预算绩效管理,发现财政部门存在未建立项目评审制度、资金未进行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以及未将整体绩效与部门预算安排紧密联系起来,未能起到强化绩效管理激励约束作用等问题。为此,审计建议从三个方面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创新预算管理方式,突出绩效导向,落实主体责任,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明确绩效目标,强化绩效评估。一是应当明确绩效目标与预算分配之间的对应关系,确保每一项预算安排都有明确的绩效指标作为支撑。同时,应当高度重视绩效评价工作,确保每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能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价,从而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和管理水平。二是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定期对部门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预算调整挂钩,以此激励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同时,还应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预算资金的合理使用,防止浪费和滥用现象的发生,确保预算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推动部门工作的高效开展。
健全监督机制,强化绩效管理。一是加强绩效管理的制度建设,明确绩效目标和考核标准,通过制定详细的绩效管理手册和操作指南,使资金的使用效果得到实时跟踪和监控,并定期对绩效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和更新,以适应发展需要。同时,建立绩效问责机制,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项目进行问责,确保资金的使用效果得到持续改进。二是设立专门的绩效管理监督部门或岗位,负责对绩效管理过程进行全程监控,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绩效管理中的问题,确保绩效管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知晓率。一是加强绩效管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通过组织绩效管理培训课程,提高工作人员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和理解,课程应涵盖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目标设定、评估标准、反馈机制等多个方面,确保工作人员能全面掌握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增强其参与绩效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应当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广泛宣传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确保信息能够覆盖到各部门。同时,还可以通过定期组织绩效管理经验分享会,让工作人员相互交流心得和经验,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绩效管理氛围。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审计局 袁军霞)
//错链先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