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乡村振兴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大量财政资金用于农村经济发展中,专项资金的使用以及管理效率对于上级政策的落实,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乌审旗审计局在苏木镇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乡村振兴资金在管理使用及效益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一是专项资金管理机制不完善。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中,资金支出结构的预估和预算、资金的申请、资金的分配、资金使用程序、资金使用的信息披露、资金使用的成果效益都未做出明确要求和规范。
二是专项资金预算管理不合理。由于未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预先充分地进行评估和预算管理,一方面是资金使用目标不明确;另一方面是资金使用效益不明显。
三是专项资金使用监管力度不够。由于专项资金涉及面比较广,使用范围比较大,各级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全面,使得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资金闲置和资金使用效益不明显的情况。
四是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未完善。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只表现在事后评价项目的验收上,对于事前资金的预估、事中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事后资金使用的效益情况如何,并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绩效评价,不能为专项资金支出结构评估和预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完善的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明确专项资金申请的条件、规范使用的程序、合理的资金分配、合法的信息公开、有效的综合绩效评价等内容,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
二是科学合理预算和分配专项资金。根据苏木镇实际情况对专项资金的申请、分配和使用预先进行评估和预测,针对具体的涉农项目工程,做好充分的预算和资金合理的分配,根据工程具体的需要情况来核定资金的拨付量,并根据苏木镇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提出相应的资金管理和使用的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监督力度。加强从项目立项到审批以及施工、完工结算决算等全方位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工作,通过层层把关落实资金的支出和国有资产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率,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四是完善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办法。专项资金绩效可以包括评价程序、评价措施、评价方法等内容。可以采用事前、事中、事后评价的形式,事前评价对项目工程进行科学的预算和评估;事中评价是监督和检查项目工程综合进展的情况,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事后评价是对项目工程支出的结果和绩效进行审查和评价,整体掌握项目类型和结构的规模,并通过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来摸清和优化专项资金支出结构,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保证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作者:乌审旗审计局 康燕玲 审核:王宗明)
//错链先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