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部署,伊金霍洛旗审计局立足区域改革发展实际,创新构建经济责任审计“防诊治”闭环体系,通过风险防控、动态诊疗、协同治理三大环节,系统提升领导干部履职监督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防”字当先,织密风险防控网络。聚焦重点领域与关键岗位,建立“动态预警+靶向覆盖”机制。系统梳理近五年审计数据,结合领导干部任职周期,锁定五年未审单位及重大财政资金、项目规划等高风险领域,将21个承担重点改革任务的部门及旗属国有企业纳入优先审计清单。围绕重大政策落实、营商环境优化等战略板块,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形成“履职风险提示清单”,实现审计监督由“事后纠偏”向“源头防控”转变。
二、“诊”字发力,强化全周期动态监管。聚焦重点领域穿透式审计,围绕重大政策落实、民生资金使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核心领域,建立"政策-资金-项目-绩效"全链条跟踪机制,穿透分析政策执行偏差与资金低效成因构建整改闭环责任链条。建立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台账,实行“清单式交办、销号式管理”,明确整改责任主体及时限要求,联合纪检监察部门开展整改“回头看”,对虚假整改或整改不力单位约谈问责,推动整改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指标体系。
三、“治”字增效,构建协同联动格局。联合纪委监委、组织部打造“三维会商”机制:规划阶段联席研判年度监督重点,实施阶段嵌入“纪巡审”联合督查组跟踪重大事项,整改阶段通过旗委督办系统实行“红黄灯”销号管理。深化结果运用机制创新,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直接挂钩,通过干部监督联席会议通报典型案例,剖析开展警示教育,推动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监督效应。
近三年,伊金霍洛旗审计局通过“防诊治”闭环体系已推动整改问题211个,提出41条审计建议,追回资金449.18万元,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106.14万元,促进国企改革、生态保护等领域37项政策制度精准落地。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深化审计监督与区域治理的深度融合,构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监督新格局。(作者:周慧 审核:雷炎忠)
//错链先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