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计项目安排的总体思路
全市审计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自治区、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和对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全国、全区审计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审计质效提升”为主题,紧扣内蒙古两件大事和全市“三个四”工作任务,锚定“闯新路、进前列”目标,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在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新篇章中更好发挥审计监督的独特作用。
二、审计项目安排的主要原则
(一)坚持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科学谋划和战略部署,深入贯彻国家、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政治意图和实践要求,以服务保障“三个四”工作任务为抓手,助力办好两件大事,立足事关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紧扣“六个聚焦”,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建设项目、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重大风险隐患、公共权力运行,科学谋划并充分发挥项目计划的“龙头”和引领作用,提高审计监督的广度、精度和深度,做到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找准审计的着力点和立足点,最大限度发挥审计专业优势,力争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把审计监督效能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坚持聚焦主责主业。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主责主业,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恪守权力边界,坚持需要与可能、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种好“责任田”,干好“分内事”。以研究型审计理念加强审计项目立项研究,灵活运用常规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两种手段,加大不同类型审计项目的统筹融合和相互衔接力度,一体化安排推进各类审计项目,做到不同类型审计项目同步安排、协同实施。对于常规审计,力求有的放矢、常审常新;对于专项审计调查,瞄准关注度高的焦点、热点领域,着力反映事关全局的普遍性、倾向性、典型性或者体制、机制方面的重大问题。准确把握全覆盖形式与内容、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消除监督盲区,做到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相统一。
(三)坚持集中力量干大事。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充分考虑评估市本级及全市审计资源状况,聚焦审计重点,合理确定审计项目数量、审计范围、组织分工及现场审计时间,实现审计对象、审计人力和审计目标的总体把握和科学调度,提高审计资源利用效率,坚持“压数量、提质量”,集中力量干大事、干要事,力争将每一个审计项目都打造成精品,从精品中选树、培育优秀审计项目。主动加强与上级审计机关的沟通请示汇报,优先保证完成上级审计机关安排的审计项目。在自行安排项目上留有一定余地,确保有充足力量能够完成市委、市政府临时交办的任务。强化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既要统筹使用又要充分考虑基层审计机关实际,并全力帮助解决基层基础基本功薄弱问题。
(四)坚持审计“一盘棋”。深入推进审计项目和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科学配置和合理使用审计力量资源。对上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的和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大审计项目,打破科室、专业、层级和地域界限,充分考虑人员数量、专业结构和信息化需求,统筹调配具备财务、工程、计算机、法律等专业背景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按照“统一指挥、合作分工、协同作战”的方式组织实施,确保上下贯通、同向发力、成果共享。对自行安排的审计项目,探索融合式、嵌入式、“1+N”、“联合审”、“业务+数据”双主审等组织方式,将审人、审单位、审资金、审项目有机融合,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着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三、审计工作要求
(一)深化研究型审计。深刻认识开展研究型审计是实现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把研究型审计作为新形势下提升审计质效、增强审计深度的审计思维和审计方式,贯彻到审计全过程各环节,切实提升揭示问题的能力,促进审计质量全面提高,有效服务市委、市政府决策。要加强审前谋划,围绕审计项目深入开展研究,强化过程指导和审核把关。要强化对审计实施、审计问题、审计建议的研究,确保审计结论客观公正,审计结果经得起检验。要强化审计成果的研究和深加工,在形成有质量、有分量、可批示、可落实的审计要情、审计专报、审计信息方面下功夫,切实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服务宏观决策。审计项目完成后,要及时开展审后评估和项目总结,为持续提高审计质效奠定基础。
(二)全面提升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依据年度项目计划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按规定程序审批,明确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重点、组织安排、工作要求,严格限时管理。认真落实《鄂尔多斯市审计局审计项目现场管理办法》,从布置审计任务、获取审计资料、收集审计证据、召开现场会议等环节对审计组的现场活动进行规范,加强全员全流程全要素管控。认真落实《鄂尔多斯市审计局审核复核审理工作管理办法》,确保审计程序、事实证据、审计评价、定性定责、处理处罚、审计建议的恰当性、准确性、有效性。按照“求极致出精品”要求,打好审计业务质量检查、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和审计报告优差评三张牌,全面提升审计质效。
(三)坚持问题导向。以揭示问题为天职,各审计组要牢固树立“有问题没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是渎职、对问题不进行原因剖析并推动问题解决是不称职”意识,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勇于担当,在职责范围内大胆监督,一查到底,如实报告,始终做到敢审敢严、真审真严,凭专业赢得尊重、靠铁面树立权威,用查处重大问题、揭示重大风险的实际行动,践行绝对忠诚、绝对过硬、绝对可靠。突出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大项目、重要资金、重点人员实施监督,以重点监督带动全面监督。强化审计发现问题移送的分析研判、审核把关和跟踪办理,凡审计移送问题线索均要事实清楚、责任主体和后果明确、审计证据合法适当充分、定性及其依据恰当,厘清移送事项的来龙去脉,深入分析资金背后的经济业务实质和违纪违法事实,确保移送的问题立得住、查得实。
(四)一体推进问题整改。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审计整改长效机制意见,把推动审计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与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以高质量审计成果确保高质量的整改成果,做到问题查得准、建议提得实,进而提高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以及审计整改的可行性。将审计整改责任分层分级分解到位,压实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做到“真认账、真负责、真反思、真整改”;压实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做到“举一反三、分析原因、加强管理、开展治理”;压实审计机关的督促检查责任,把以往审计的整改情况作为必审内容,不断健全完善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加强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推动各类监督在深化审计成果运用上相向而行,打好审计整改“组合拳”。
(五)守护好金字招牌。提高政治能力,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用政治眼光观察分析经济社会问题,通过揭示经济问题、经济责任,反映政治问题、政治责任,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政治意图和战略目标有效实现。夯实专业能力,培养审计干部能查能说能写能数据分析本领,练就在财经领域打假治乱的“独门绝技”,打造更多经济监督的“特种兵”。培养职业精神,坚持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以查清的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为准绳,依法定论、以理服人,客观公正作出评价。严守纪律规矩,永葆自我革命精神,敬畏手中的权力。始终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廉洁审计,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和保密纪律、宣传纪律,未经批准,不得对外提供审计获得的资料和数据,不得接受媒体采访,不得在网络、微信等社交平台透露、发布任何与审计相关的信息,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审计的声誉和形象,让“国家审计”金字招牌永远熠熠生辉。
//错链先注释